经史子集是在西汉时期提出的概念,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当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家经典的学习和使用。他将儒家经典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其中经是指《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史是指《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子是指《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的子部分,集则是指其他的儒家经典。
汉武帝将经史子集分为四部分,目的是为了强化儒家经典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地位,加强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掌控,同时也为后世的儒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体系化的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