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包括输入(听和读)和输出(说和写)两个环节。用输出带动输入是最为终极、有效的方法,因为学语言就是为了应用。
不论是掌握50个单词还是500个单词,都可以用这些词汇组织出书面或口头的句子、段落。千万不要以为,我的词汇量不足,必须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用这种语言。这种想法属于静态的语言学习,不能做到活学活用,现学现用。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水平,老师一上来就要求写作文、口头演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这些方式逼迫学生们吸取语言知识,边学边用。
从大脑学习的机制来看,接收和获得信息是相对容易的,耗费的能量较少,而消化处理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成果,把它表达出来的过程,需要大脑不断的做功。尤其当人们学习陌生的、有难度的内容时,会觉得很辛苦,并常常犯错。
SIMON刚到德国时,其他学生的法语都甩他一大截,他的发言经常磕磕绊绊,词不达意,引起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他的作文也是惨不忍睹,通篇都是老师修改的标记。
在这个过程中SIMON也常常感到窘迫,但这种窘迫也逼着他逐渐走出舒适圈,收获了更多从书本上难以获取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