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明月下天山全诗赏析
时间:2025-04-14 06:47:49
答案

《明月下天山》是一首中国古代诗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之下的天山仙境中的所见所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诗赏析:

明月下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的开篇两句“明月下天山,苍茫云海间”,描绘了一幅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的壮丽景象。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豪迈的气概,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接下来两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描写了长风穿过万里,吹过玉门关的场景。玉门关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象征着遥远、荒凉和征战。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以及现实环境的无奈。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汉高祖刘邦曾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附近)被匈奴围困,后用计脱险。青海湾是指青海湖,自古以来就是边境征战之地。这两句将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边塞生活相互映照,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两句,直指战争的残酷性。在漫长的历史中,无数战士在边塞征战,却鲜有人能平安归来。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生命的悲悯。

最后四句“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描写了戍边战士们想念家乡,面容憔悴,以及在此明月之夜,高楼中人为他们叹息不已的情景。这四句将全诗的情绪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明月下天山》通过诗人在天山明月下的所见所想,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无奈,抒发了对自由、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意境开阔,情感丰富,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推荐
Copyright © 2025 鱼塘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