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野园图记》为明代文学家刘大櫆的讽喻名篇。以下是原文及译文: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 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 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倩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牑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园,可也!
【参考译文】 半野园,是离世的相国陈说岩先生的别墅。 陈相国离世,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半野园已经荒废别作它用。但是园中灵花异木汇集,足以使人赏心悦目;栏杆九曲回环,足以驱走湿热迎来清风;楼阁高迥,足以使人远观明朗开阔的自然之景,就像相国在世时一样。
庚戌年春天,我的朋友杭先生来到京都,寄居在半野园里。我多次到半野园拜访杭先生,因此知晓这里的概貌。当时,杭先生的同乡中陈先生,也寄身此处。 不久,陈先生将到粤西做官,但对这个园子不能忘怀,就让擅长绘画的人画了这座名园,并通过杭先生托付我为它写记。
天下的山水美景,多荟萃于东南。而京城车马喧嚣,旅居于此的人常常会郁闷萦回,生出故土之思。陈先生家在杭州,西湖美景甲天下。陈先生离开人间天堂来到京城,应该是不会太在乎这个园子的;可留连往复不舍离去,说明陈先生的为官之道,一定有与一般官吏不同之处。 即便是这样,为官者应当守得清贫,处陋就简也怡然满足。偶尔走进富贵人家,观赏亭台楼阁、九曲回栏、灵花异木,就心生羡慕;一旦得志,想满足私欲,竟至剥削百姓置民生于不顾,这同公然劫掠有什么不同呢?既然这样,那么,陈先生羡慕相国辅佐国家成就大业而不羡慕相国的建名园以自娱,也是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