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小金刚的盘玩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清理:拿到小金刚后,可以先将其拆开,然后将其浸泡在水中,大约需要8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用餐巾纸包裹好的种子阴干15天左右,这样可以避免籽儿出现黄尖或糠籽等问题1。
打底:在籽儿表面略微挂瓷后,可以使用纳米手套配合刷子进行初步的打磨。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持续15天至一个月,以便籽儿表面的齿或纹更好地适应后续的盘玩1。
盘玩:整挂穿好后,就可以开始盘玩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盘玩后都要用干净的双手继续伺候,确保籽儿表面干燥,以免金刚盘出来是黑色的1。
刷与把玩:金刚的把玩是三分盘玩,七分刷。因此,刷子是金刚的重要工具。每次不玩的时候,或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金刚彻底刷干净,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1。
返碱与油:小金刚把玩2周左右,纹路内部可能会开始出现细微的白霜(返碱),这时需要用刷子进行清理。
掉齿、掉渣:由于汗水和手中摩擦的影响,金刚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掉齿现象,这是正常的。而掉渣可能是由于没有清洗干净导致的1。
包浆与变色: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后,小金刚菩提会逐渐形成包浆层,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阶段,玩家可以适当增加盘玩的次数,减少刷子的使用频率。
变色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金刚菩提的颜色会变得更加红润和有光泽。在这个阶段,多用手盘,而不是总是刷,偶尔刷上一次就行,用来清理表层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