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素养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具体来说,德育素养的总体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培养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对国家、民族、人民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规范,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诚实守信,勤奋努力,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 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使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德育素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行为、自律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