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春节时间并不固定,因为它随着历法的改变而变化。根据搜索结果:
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采用公元纪年,将“元旦”这个专属于“新年第一天”的称谓,平移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公元新历的1月1日。但老百姓还是习惯在腊月三十守岁,初一早上拜年。为改变老百姓的这个习惯,1914年,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
古代其实没有“春节”这个概念,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为推广公历纪年,这才把中国传统的年节改为春节,所以“春节”一词的历史仅仅百余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各国采取不同历法的做法着实混乱,于是下诏全国统一以建亥为正,即夏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这就导致秦帝国的过年时间几乎与现在的国庆节重合。
汉代沿用秦历,规定每年十月一日为年,不过汉初时曾对历法进行了一定改革,要求百姓不以十月为正,而是直接称呼十月为年。太初历复用夏历,将建寅作为岁首,这就与现代春节的时间相符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