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定慧禅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山门北向的千年古刹。
据唐代道宣和尚撰写的《续高僧传》记载,隋开皇十一年十一月,晋王扬广(即后来的隋炀帝)在扬州金城殿设千僧会,佛教天台宗实际开创者智大师应邀赴扬州授菩萨戒,途径如皋,诛茅建寺,取名定慧寺,同时建七级宝塔一座。
现在的定慧禅寺经过大规模修复,背阴而立的山门是水磨青砖砌成,门额横楹楷书“定慧禅寺”四个凸型金字。一对石狮端坐山门两旁。走进山门就是金刚殿,中间迎面端坐着一尊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两旁有一幅耐人寻味的对联。在金刚殿的东西两侧,新塑成四大天王像,面貌与姿态各异。庭院中间安放着高丈余的宝鼎一尊。穿过庭院,沿九重石阶而上,就是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殿高十多米,为九歇山式合掌形状的串角砖木结构。高高耸起的四个飞檐翘角上挂有铜铃。大雄宝殿内新塑的高达一丈六尺毗卢大佛(即俗称的如来佛)颔首微笑,姿容慈祥、端坐于莲花之上的中央。